您好,欢迎您来到学点点!
400-678-6991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王老师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丁老师
详细内容
疑难解答:
学员在学习中遇到问题,在这里能得到及时的解决。有问题随时提问,老师解答及时,不留学习盲点。有不懂的题目问老师,逐渐养成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。
年级 科目 问题描述 提问时间
六年级 语文 想一想急急急。。。 2016-03-20 17:25:09
搜索民风民俗材料,重点戏剧,民居,还要图片
学点点闵老师 2016-03-20 17:32:47

崇明扁担戏是流传于上海市崇明县的一种非常有个性、有特点的汉族传统木偶戏。由一个人既当演员,又当伴奏员;既用手指演绎角色,又用嘴巴演唱台词、摹拟口技的戏剧,在崇明岛上被称为“木人头戏”,有关行家将这种一人表演的布袋木偶戏称之为“扁担戏”。入选了第一批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。

崇明扁担戏是一种非常有个性、有特点的汉族民间戏剧。平时,民间艺人用
一根扁担,一端挑着小舞台,一端挑着高脚凳,走村串户行走在乡间。如果有人邀请演出,就选择一个较为平整的场地,放下供表演者坐的高脚凳子,再把扁担的一头插入凳子下横档的榫里,将上端小舞台加以固定,然后表演者躲入到小舞台后边,坐到用拖地布幔围起来的高脚凳子上,双脚踩响在高脚凳凳面下横档上的锣钹,一阵击打之后开始表演。表演者操动套在手指上的布袋木偶,用嘴来来摹拟剧中故事情节里人物的道白、唱腔,间或还辅之描述打斗、格杀的口技等。这种一个人既当演员,又当伴奏员;既用手指演绎角色,又用嘴巴演唱台词、摹拟口技的戏剧,在崇明岛上被称为“木人头戏”,是木偶戏的一种,有关行家将这种一人表演的布袋木偶戏称之为“扁担戏”。

学点点闵老师 2016-03-20 17:35:16

傣族竹楼

傣族处在亚热带,村落都在平坝近水之处,小溪之畔大河两岸,湖沼四周,凡翠竹围绕,绿树成荫的处所,必定有傣族村寨。大的傣族寨子集居两三百户人家,小的傣族寨子只有一二十人家。房子都是单幢,四周有空地,各人家自成院落。滇西一带,多土墙平房,每一家屋内一间隔为三间,分卧室客堂,这显见是受汉人影响,已非傣族固有的形式;滇南一带则完全是竹楼木架,上以住人,下栖牲畜,式样皆近似一大帐篷。土司贵族的住宅,多不用竹而以木建,式样仍似竹楼,只略高大,不铺茅草而改用瓦来盖顶。


西双版纳境内,傣族自己能烧瓦,瓦如鱼鳞,三寸见方,薄仅二三分,每瓦之一方有一钩,先于屋顶椽子上横钉竹条,每条间两寸许,将瓦挂竹条上,如鱼鳞状,不再加灰固,故傣族屋顶是不能攀登的,若瓦破烂需要更换,只须在椽子下伸手将破瓦除下,再将新瓦勾上就可。凡住此类房屋的,便算是村中的大户,就是车里宣慰衙门,建筑式样也不过如此,只是面积较一般傣族民间的木楼大得多,全楼用一百二十棵大木柱架成,长十余文,阔七八丈,楼上隔为大小若干间屋,四周有走廊,但不开窗,故黑暗无光,楼下空无遮栏,只见整齐的一百二十棵大木柱排列着,任牛马猪鸡自由地在其中活动,这就是西双版纳傣族最高局统治者的官衙兼住宅。
傣族的竹楼,则是下层四面空旷,每晨当牛马出栏时,便将粪便清除,使整日阳光照射,住位于上层的人,不致被秽气熏蒸。傣家竹楼通风很好,冬暖夏凉。屋里的家具非常简单,竹制者最多,凡是桌、椅、床、箱、笼、筐,都全是用竹制成。家家有简单的被和帐,偶然也见有缅地输入的毛毡,铅铁等器,农具和锅刀都仅有用着的一套,少见有多余者,陶制具也很普遍,水孟水缸的形式花纹都具地方色彩。由于天气湿热,竹楼大都倚山傍水;村外榕树蔽天,气根低垂;村内竹楼鳞次栉比,竹篱环绕,隐蔽在绿荫丛中。
该问题已结帖
学点点,全国统一客服热线:400-678-6991 客服邮箱:E-mail:xueku51@163.com
版权所有 学点点 Copyright 2015 www.51xuedd.com All rights reserved  ICP证:浙ICP备2023042842号